何雨柱的话一说,王厨子不光没生气,反而眼睛都笑眯成了一条缝。
“嘿嘿,那个时候,不是易中海还在院子里么?我看到那种人烦,所以不愿意过来。
现在那家不在了,我跟这个院子其他人又没仇,干嘛有钱不挣?
再说,我也想着沾点喜气。”王厨子头发花白,仍旧是笑眯眯的对着何雨柱答道。
对于王厨子来说,何雨柱不光是他的便宜师叔,还是他们王家的贵人。
别说只是跟他开玩笑,就算指着他的鼻子骂他。
他但凡要是生气,都是他丧良心了。
这个王厨子正是原来街道上的野厨子,也就是没什么正经师承,接一些平常老百姓家里婚丧嫁娶宴席的那种。
后来拉扯关系,拉扯到何雨柱的一个鲁菜师兄向师父为师伯,也就顺嘴认了何雨柱当师叔了。
要光是这个关系,两家也就是点头之交。
但在四九城大发展的时间节点,何雨柱是介绍他去了郊区一家厂子,当了一个小灶师父。
王家的命运,从那个时候就不经意间改变了。
十多年风风雨雨,说王厨子多感谢何雨柱也是说不清楚。
但王厨子却是年年领着他儿子上门给何雨柱磕头的。
当然,何雨柱肯定也不会让他们磕。
但客气间也能见交情。
对于王厨子来说,何雨柱对他至少有两个大恩。
一个是何雨柱给他介绍了个铁饭碗,不光让他一家度过了最难的那几年。
现在他退休了,每个月还能有近三十的退休工资拿,日子过得比一般人家还舒服。
再一个,当初王厨子本来想把南锣鼓巷的房子卖了,去郊区置办家业。
后来也是何雨柱劝阻了他,现在城市发展,城区郊区的差距已经明显起来了。
他才真正享受到了生活在内城当中的好处。
这都是何雨柱年轻时才重生来过,意气奋发,想着改变身边所有人,才嘴快说了几句。
要是换成现在的何雨柱,他绝对不会指点着王厨子该干嘛干嘛……
现在的何雨柱认知有点悲观,在他来说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,幸运或者倒楣,就像他跟贾家易家,
何雨柱把自己摘出去了,那么倒霉的就是那两家了。
“您家里还好?怎么退休了,还闲不住?”何雨柱笑道。
王厨子也敏锐的发现了何雨柱不怎么爱聊易中海,于是就摸摸脑袋笑道:“老婆在儿子那边,光顾着带孙子。
我一个人在这边闲着也没意思。
索性接点婚丧嫁娶的宴席,也能凑个热闹。
总比一个人在家,早上一睁眼就能望到黑,每天除了喝闷酒其他啥都不能干要强。”
“身体还利索?”何雨柱又客气了一句。
王厨子拍拍胸口说道:“能吃能喝能睡,全是托了您老的福。”
何雨柱赶忙摆摆手,阻止了王厨子的鞠躬。
王厨子拎着大勺又闲扯了两句,这才忙他该忙的去了。
郭磊在边上冷眼旁观着这一切,若有所思。
等到王厨子远离,郭磊才感叹道:“柱子,我也记得你年轻的时候,那时您是热情助人,没说的。”
何雨柱翘着二郎腿,根本没想着反驳郭磊,反而是哼着小曲看着马家门口的热闹。
郭磊眼见着何雨柱不搭理他,也不气馁,反而是继续问道:“后来您怎么不提醒我了?”
何雨柱冷笑道:“自助者,天助之。
你当时那个脑子,我就算劝你,你能听进去?
估计这些年,方娟在你家的事情上,受过你不少委屈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