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午,魏云舟还是跟往常一样前往汤圆的那所宅子,继续学习。
童试结束后,魏云舟一直在忙别的事情。这段时日,一直没有来这所宅子读书学习。如今,事情都忙完了,也该继续上课。再说,他们下个月才出发去江南,这还有一个月时间,总不能天天游手好闲,不读书学习吧。
今日是沈大学士教导魏云舟和汤圆,教的依旧是前朝历史《楚朝史记》。
见到沈大学士,魏云舟很是意外,面露错愕道:“先生,您不是应该忙着重修前朝历史么,怎么有空来教我们?”
沈大学士捋了捋胡子,满脸和蔼地笑道:“教导你们的时间还是有的。”
“先生,重修前朝历史的进展顺不顺利?”魏云舟最近一直在忙着调查废太子的人和赵楚两家的人,没有关注重修前朝历史这件事情。
“崔主修学识渊博,对前朝历史非常了解,重修的进展非常顺利。”对崔知行的学识,沈大学士非常佩服,“崔主修不愧是崔家人。”通过这件事情,就能看出来崔家的藏书丰富。
“云舟啊,崔知行是二叔的小舅子,以你们的关系,再加上你考中小三元,你应该能去崔家书院读书啊。”沈大学士见到崔知行后,就十分眼馋崔家的藏书。如果可以,他真的想去崔家,看看崔家的藏书。
“先生,我不打算去崔家书院读书。”
“为何?”沈大学士面露不解地问道,“崔家书院是全天下最好的书院,也是全天下藏书最多的地方,你为何不去崔家读书?”别人想去崔家书院读书,却去不了。云舟这孩子能去,但偏偏不去,这真是可惜。
“先生,比起崔家书院,江南的书院更适合我。”
“江南的书院的确不错,但跟崔家书院相比就差了些。”沈大学士身为江南人,对江南书院颇为了解。要拿江南书院跟崔家书院相比,江南书院就略微逊色了些,尤其是在藏书上面。
“先生,崔家书院注重培养读书人,而江南的书院着重培养官员。”魏云舟朝沈大学士微微笑了笑,“我志不在做读书人,而是做为朝廷效力,为百姓造福的官员,所以江南的书院更适合我。”他读书考科举就是为了做官,并不是为了做文人。
沈大学士没想到魏云舟会这么说,微微怔了下,随即觉得魏云舟这番话有几分道理。
“崔家书院培养出来的官员并不少,你二叔可是崔家书院出身的。”
“先生,像我二叔这样的比较少数吧。”崔家书院出来的官员,很少能像二叔这样做到正三品的官。目前,二叔还没有擢升为户部尚书。“你再看看朝堂,大多数身居要职的官员不是出身江南,就是出身江南书院。”
沈大学士听魏云舟这么说,仔细地想了想,发现还真是的。
“也是。”
“所以,比起崔家书院,江南的书院更适合我。”魏云舟非常直白地说道,“我读书考科举并就是为了做官,并不是为了做文人。”
沈大学士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直接地说自己读书就是为了做官,不由地怔忡了下,旋即笑道:“你这孩子倒是实诚,不过这种话以后莫要在别人面前说,不然他们会笑话你。”
“笑话我有辱斯文吗?”读书人就喜欢装清高,绝大数多人读书,就是为了考取功名,然后做官,光宗耀祖。可偏偏他们却不这么说,说读书是为了读圣贤书,向圣人学习,并不是为了做官。“还是嘲笑我太过势力或者市侩?”
“都有。”
魏云舟发出一声嗤笑:“明明他们读书就是为了当官,可偏偏不承认,说是为了向圣人学习,真是虚伪至极啊。”
“你心里知道就好。”沈大学士没有再说这事,“来,我们接着上次讲。”
“先生请讲。”